恩施江南化工公司主营化工原料恩施化学试剂等,价格优惠,欢迎咨询!

服务热线:0718--8415555 0718--8285746

安全管理 ABOUT US

应急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发布时间:2018-09-20

  一、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根据本公司实际经营的易燃液体、酸性腐蚀品均为液体,均为桶装,在搬运、储存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容器本身质量问题,均有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随着季节的不同,发生泄漏的可能性是不一样的。如在夏天,若液体桶装太满,桶内液体受热膨胀,超过承受极限,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这些危险化学品泄漏,将会发生火灾爆炸、化学灼伤等事故。

  (2)应急工作职责

  应急工作职责同综合预案。

  (3)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第一人应立即报告组长,组长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和报警,迅速通知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组长接到报警后,发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命令、信号,迅速开展各项应急救援工作。通知各工作组各司其责,火速赶赴现场。

  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恩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恩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制止泄漏。一旦发生液体泄漏,均应采取果断措施,迅速制止泄漏。易燃液体堵漏较为容易,可使用缠裹、堵塞、输送倒罐等方法制止泄漏,从根本上消除险情。

  ——控制流散。对泄漏出的易燃液体,要采取回、堵、截、收、导等方法,设法控制液体到处流散,特别是向地沟、槽、井等处流淌,把险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杜绝火源。抢险过程中,可参照可燃气体泄漏时消除火源的办法防止爆燃。

  ——回收液体。可能的情况下,对泄漏的易燃液体及时回收,使其不再流散。可采用导流法把流散液体积聚在某一低洼处,或人工挖的坑池中,然后安全回收。

  ——覆盖液面,减少挥发,隔绝空气。对一时难以回收且积聚较多的易燃液体,可施放泡沫覆盖液体,控制其大量挥发。对流散液体也可使用泡沫或砂土覆盖,以减少挥发,降低危险。

  ——驱散蒸气。易燃液体蒸气大都比空气重,一般都沉聚于地表或低洼处,不易飘散。室外可使用雾状水流驱散液体蒸气,尤其要对液体蒸气聚积处进行驱散;室内则应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也可采用雾状水流驱散;对地下沟、槽、井等处则也应采取措施驱散蒸气,以彻底消除险情。

  (4)注意事项

  首先堵漏时要注意选用安全工具,防止产生火花,操作人员要搞好个人安全防护,以防不测;回收泄漏液体时,不可选用非防爆型设备或易产生静电的工具,避免发生事故;及时疏散易燃液体流散区及周围的群众,禁止一切机动车辆及人员进入划定的警戒区内;严格控制现场操作人员数量,并及时替换,尽可能减少现场滞留人员,参加抢险人员、车辆在安全地带集结,服从统一调度;排除险情后,不可急于解除警戒,经认真检测蒸气浓度确认无险情后,再恢复正常用火用电。

  二、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火灾爆炸事故风险分析

  本单位经营的甲醇为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其主要危险性表现为:高度易燃;蒸汽易爆;受热膨胀性;流动性;带电性;毒害性。受热膨胀性使得易燃液体受热时造成容器膨胀,以致爆裂,从而液体泄漏;其流动性则会增加火灾危险性。若经营场所发生易燃液体泄漏,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爆炸;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也具有爆炸的危险。且大部分易燃液体的蒸气比空气略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而回燃,同时燃烧所生成的有害物质,增加了其毒害性,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发生。

  (2)应急工作同综合预案

  (一)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第一人应立即报告组长,组长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和报警,迅速通知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组长接到报警后,发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命令、信号,迅速开展各项应急救援工作。通知各工作组各司其责,火速赶赴现场。

  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恩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恩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贮罐火灾的扑救

  及时冷却罐体。当易燃液体贮罐发生火灾时,首先启动固定式喷淋系统,对燃烧罐和邻近罐进行冷却。若固定水冷却系统损坏不能使用,则应用高压水枪对罐体进行冷却。在未灭火之前要持续不间断地冷却,防止罐体受破坏。

  集中力量灭火。针对不同的易燃液体,正确使用灭火剂,一般使用干粉、泡沫等,集中力量进行灭火。灭火前要准备充足的灭火剂,其供应量要有富余,扑灭燃烧后再持续喷射一定时间,防止复燃。

  优先扑灭液体溢流燃烧。因为易燃液体容器爆炸或罐体发生泄漏时,溢流液体在防护池内燃烧,直接威胁罐体安全和灭火行动。灭火时应先扑溢流液体燃烧,消除危险,再行扑救贮罐燃烧。

  ——泄漏火灾的扑救

  及时堵漏。泄漏易燃液体燃烧,应及时采取倒罐、塞孔、捆扎等方法,目的在于减少或制止易燃液体泄露。

  控制扩散。泄漏易燃液体燃烧,随着流淌面积的扩大,燃烧面积也不断扩大。液体流到哪,燃烧就扩大到哪。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方法控制燃烧体无限制地扩大,以减少灾害损失。通常可采取围堤拦堵、挖沟导流等方法,实施时应设多道防线,留有一定的余地,力争一次成功。

  迅速灭火。易燃液体在流动中燃烧,扑救起来比较困难。灭火时应采取灵活的方法,可集中大量干粉灭火器,集中喷射灭火。也可用大量泡沫灭火,灭火后要防止复燃。迅速扑灭初期火灾是减少损失的关键,发现泄漏液体燃烧,及时扑灭,不让其扩大。

  防止爆燃伤人。在及时扑灭了易燃液体燃烧后,液体迅速挥发的蒸气会很快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遇到着火源就会发生燃烧,不但扩大火情,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灭火后要采取泡沫覆盖,导流回收等方法,减少液体挥发,同时要严格控制各种着火源、静电放电、工具撞击产生火花等,以防不测。

  ——可溶性易燃液体火灾的扑救

  灭火时多选用抗溶性泡沫、干粉、卤代烷等灭火剂,使用普通蛋白泡沫,则应加大泡沫供给强度,不间断喷射,直至扑灭燃烧。

  根据实际情况可用大量水稀释燃烧液体,直至燃烧停止。但用此方法灭火后,易燃液体则不能再使用,造成较大损失。

  泄漏可溶性易燃液体燃烧,除筑堤堵截、挖沟导流外,可使用大量的水稀释,致使其熄灭燃烧,同时可降低易燃液体蒸气,消除复燃或爆燃危险。

  可溶性易燃液体因本身含氧、含碳量较少,燃烧时火焰呈蓝色,有时不易被人发现。因此,在灭火时要避免流淌液体燃烧伤人。

  (3)注意事项:

  1、灭火中要随时注意观察易燃液体贮罐及邻近罐的异常变化,防止发生爆炸伤人。

  2、灭火中要正确选用灭火剂。不同性质的易燃液体发生火灾后应选用不同的灭火剂灭火,一般情况,非溶性易燃液体燃烧可用普通泡沫、干粉或雾状水扑救。可溶性易燃液体燃烧可用普通泡沫、干粉、卤代烷等灭火剂施救,也可用水进行稀释灭火,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3、灭火后要防止复燃或蒸气爆燃。易燃液体火灾扑灭后,由于罐体温度,液面温度或其它原因,极易出现复燃,使液体再次燃烧。因此,灭火后要持续冷却和用泡沫覆盖液面,同时还要防止易燃液体蒸气挥发积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发生爆燃。

  4、对流淌燃烧液体火灾,应先堵截,后灭火。堵截要设两道以上防线,争取一次堵截成功。灭火要集中力量一次全部扑灭,并防止复燃。

  5、加强灭火人员安全防护。易燃液体燃烧,火热凶猛,辐射热强,灭火人员很难靠近燃烧液体。因此,参加灭火人员要穿戴防辐射热的防护衣帽、手套及靴子,防止高温灼伤,火焰烧伤。大多数易燃液体及其蒸气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经呼吸道引起人体中毒,有的经皮肤造成中毒,灭火中要积极预防。

  6、搬运或疏散小包装易燃液体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碰撞等不安全行为,严禁背负、肩扛,禁止使用易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被疏散的易燃液体不得与氧化剂或酸等危险品混在一处,避免发生更大的灾害。

  (二)易燃固体火灾应急处置

  事故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和报警。

  (1)及时扑灭初期火灾。易燃固体发生火灾后,要区分不同情况,及时扑灭初期火灾,使其不致扩大蔓延。多数易燃固体可用水扑救。使用干粉等灭火器扑救后要注意防止复燃。

  (2)采取疏散、隔离方法、控制火势。

  (3)防止爆炸,迅速灭火。易燃固体多数怕猛烈冲击、碰撞或摩擦。因此在灭火时,尽量避免强水流直冲易燃固体,防止发生爆炸。在扑救金属粉末火灾时,更要避免冲击,造成粉尘飞扬,发生粉尘爆炸。

  (三)注意事项:

  (1)疏散搬运易燃固体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拖、拉、摔、撞,保持包装完好。禁止被疏散的易燃固体靠近热源、火源,或与氧化剂、酸类及其它化学危险品混放,避免发生其他灾情。

  (2)扑救易溶性易燃固体火灾时,要采取措施堵截、控制溢流扩散,以防火势蔓延扩大。扑救时避免强水流冲击,应用开花水流一面灭火,一面冷却,使其形成硬壳控制流散。

  (3)严防人员中毒伤亡。不管是灭火,还是搬运疏散,现场人员均应做好安全防护,重点是呼吸道和暴露皮肤的防护,避免中毒。一旦发生中毒,要及时进行抢救。

  三、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触电伤害主要有电击和电伤两种方式。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的组织和器官,引起人体功能及组织损伤,破坏人的心脏、肺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人体痉挛、窒息、直至危及人的生命。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如果与设施配套的各类电气设施、电器开关、电缆敷设的接地、接零或屏护措施不完善、耐压强度低、耐腐蚀性差,都会造成漏电,导致出触电伤人事故。或者人员的误操作也可能造成触电事故。

  (2)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工作职责同综合预案。

  (3)触电事故应急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第一人应立即报告组长,组长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和报警,迅速通知应急救援小组成员。

  组长接到报警后,发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命令、信号,迅速开展各项应急救援工作。通知各工作组各司其责,火速赶赴现场。

  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恩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恩施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触电事故发生后,首先切断电源,不失时机的进行急救,尽可能减少伤亡。触电急救的要点为:动作迅速、方法正确,应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救护人员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或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必须使用干燥绝缘的工具。救护人员最好只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

  要避免扩大事故。救护者不可盲目抢救,应先判断触电情况,切断电源。

  人触电以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骤停等“假死”现象,应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等急救措施进行现场急救。

  (4)注意事项

  除险情:救护人员进入抢险救灾现场后,首先要进行现场侦察。同时,关闭现场的电源(不能直接关闭的应设法切断电源),清除一切危险隐患及险源,防止自身不必要的伤亡。

  如果是电源线致使人员触电,可用木棍等绝缘物将线头挑开或可用手钳剪断电源线使其脱离电源,对脱开的电源线头进行有效的处理,防止引发二次事故。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人员不要轻易放弃救治。做人工呼吸时应注意避免引发二次伤害,同时注意对其他伤害的影响。

  四、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化学灼伤分为强酸灼伤和强碱灼伤。强酸灼伤主要是由硫酸、盐酸、硝酸等引起,灼伤的程度与酸浓度、种类和时间有关。强碱灼伤主要是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引起,强碱灼伤比强酸灼伤更严重,因其对肌体组织的破坏性更大、渗透性强,可以皂化脂肪组织、溶解蛋白,吸收水分,是灼伤逐渐加深,疼痛剧烈。

  (2)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工作职责同综合预案。

  (3)灼伤事故应急处置

  1、强酸灼伤首先脱去被强酸类粘湿的衣物,迅速用大量清水清洗(如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清洗,以免硫酸与水混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然后用弱碱溶液如5%小苏打液中和,最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强酸溅入眼内,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应将头置于水龙头下,使冲洗后的水自伤眼侧流下,这样既避免水直接冲眼球,又不至于使带酸的冲洗液进入好眼,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如无清洗设备,可将眼浸入清水的盆内,拉开下眼睑,摆动头部洗掉酸液,切忌因疼痛而紧闭眼睛。经上述处理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2、急救时首先脱去浸有碱液的衣服,再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使用酸性中和剂必须慎重,避免产生中和热加重烧伤。一般经大量清水冲洗后,不再用中和剂。对眼部的冲洗必须彻底,而且首先要对眼部进行冲洗,至少要冲洗15分钟,冲洗后再涂抗菌油膏。经过清洗后的创面用清洁的被单或衣物简单包扎后,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4)注意事项

  烧伤后创面不能涂红药水或甲紫等有色的外用药。因为涂抹红药水、甲紫等有色外用药,会影响早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和增加清创困难,为以后治疗增加难度。同时,大面积创面涂擦红汞,汞可由创面吸收而导致汞中毒;小面积暴露部位,面部涂有色外用药,可造成治愈后色素加重的现象,而影响容貌。